收藏我们在线报名
     
报名热线:400-855-2108
首页 师资力量 学员中心 联系我们
联系我们
电话:400-855-2108
QQ号:576191080
邮箱:576191080@qq.com
地址:杭州西湖区黄龙路5号恒励大厦3-H2办公室 (P.C:310000)
李子勋:假定孩子好,八成他就会好
时间:2016-03-31 11:27:25    浏览次数:3424      

001K5H2Cgy6JP8mWHo24e&690.jpg

美好的假定:假定自己是有价值的;假定自己是重要的;假定自己的存在会给这个世界增加一个独特的个性色彩。那么,你就会不断地发展自己,就会对自己负责,孩子的未来就会充满阳光。

 

    缘起:一个男孩,上小学4年级,对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,甭管考试成绩多差都蛮不在乎,而且在班里交的朋友也都是一些和自己同样的差生。妈妈很担心他会跟那些朋友学坏,还担心他从小这么没有上进心,长大了会很没出息。

 

  李子勋观点:过度关注坏信息,总有一天会把自己和孩子一起压垮。

  很多家长就害怕孩子会犯错误,会变坏,所以我们就会格外地关注那些所谓不良的信息,那些孩子可能变坏的征兆,并且强迫孩子去改变。但是,我们越去关注坏信息,这个孩子身上的坏信息就会越多,直到有一天,这些坏信息把我们跟孩子一起压垮。

  有些时候,哪怕孩子的现状并不是特别理想,比如他学习成绩不好,或者老师对他印象不好,我们也要相信,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均衡的。再换个角度来看, 他现在受到那么多挫败,但是他还能够那么坚定地生活,而且能够"厚着脸皮"到学校去继续读书的话,那这个孩子到了大学毕业以后必定能够承受各种打击,勇于进取。

  有了这样的想法,妈妈就会把孩子目前的困境当作他成长的资源。一旦内心产生这种变化,她对孩子的态度就会不一样,她对孩子的焦虑就会减少,会更多看到孩子美好的一面。

  不过,妈妈仍然会有一些解不开的疑惑,看看李子勋是怎么回答的吧。

  

  疑问1:即使我们不去关注,孩子不好的一面不是依旧存在吗?

  

  李子勋观点:你所看到的问题真的存在吗?

  孩子的很多所谓缺点,实际上是我们的价值观建构出来的。认知研究发现,人的认知过程是非常神奇的,不要以为我们看到的、听到的、触摸到的就是真实的, 其实我们看到的、听到的,甚至触摸到的,常常只是被我们的价值观建构出来的结果。就像孩子的许多所谓缺点,实际上只不过是父母过度焦虑的副产品。

  

  疑问2:如果我们让孩子过度乐观,认为什么都是美好的。但实际上这个世界并不那么美妙,那岂不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?

  

  李子勋观点:放弃美好的假定,意味着我们将放弃珍惜。

  如果我们认为人性并不美好,人都是不可靠的、贪婪的、自私的,甚至是具有攻击性的。在这样的前提下,我们就会害怕跟人接触,就会选择防御,就会对别人 缺乏起码的信任。久而久之,这种不良假定会成为我们沉重的心理负担。为什么?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互动原理。就像你的朋友,如果你总是提防着他,就会发现他也在提防着你,但是,这其实也许只是你把自己对他的怀疑,通过他的行为表达出来。你觉得他总是在怀疑你,却没有认识到这种怀疑其实是你自己的。这就是心 理学所说的投射现象。

  同样的,很多低自尊的人觉得自己不重要,他假定自己是多余的,他就会放弃自己,比如嫁一个不该嫁的人,做一些不该做的事。而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去珍惜,他也就不会珍惜他人,珍惜这个世界。

  

  疑问3:如果事情真的不像假定的那样美好,我们岂不是失去了一个知道真相的机会?

  

  李子勋观点:选择美好的假定,我们什么也没有失去!

  在这里,我们要讲述一个似乎与教育孩子无关的婚姻故事。一个太太发现先生手机里有一个暧昧的短信,便问他:"你是不是有外遇了?"先生回答:"没有。"这时候,太太该怎么做?

  心理治疗师的建议是,如果你要问,就必须要相信先生的回答,如果你不相信他的回答,你宁肯不问。为什么?因为你问出答案后又不相信,那提问还有什么意义?于是,太太又重获幸福感,相信先生是忠贞于爱情的。

  可是5年以后,太太发现错了,其实上次自己最初的怀疑是对的。是不是太太就失去了什么?

  我们先不要忙着回答,而是重回到5年前,假设这位太太在先生解释以后并不相信,而是经常去跟踪,跟先生争吵。5年以后,她终于证实先生不爱自己了。

  同样都是5年,这5年的时光谁过得更好?选择美好假定的太太这5年仍然是幸福的,夫妻关系也相对和缓,孩子的心理也不会受伤;而选择怀疑的太太这5年是痛苦的,孩子的心理也会因为父母不断争吵而受伤。而且许多例子表明,当一个婚姻濒临破裂的时候,选择信任与坚持比选择怀疑与排斥拥有更多挽救婚姻的机 会。

  所以实际上,选择美好的假定,你并没有失去什么,却获得了与这个假设同在的幸福感。

  

  结语:作为父母,我们一定要对孩子做美好假定,我们必须有勇气相信孩子的未来会比自己强、比自己好。

  这时候,我们想教育他的欲望就会减轻,我们就会更多地欣赏他成长,看着他发展,给他支持。

  而孩子呢,也会一步步成长为我们假定的那样的人。这,就是一个内在塑造的全过程,一个美妙的过程




公司简介  |   付款方式  |   人才招聘  |   下载中心  |   隐私安全  |   版权声明  |   法律顾问  |   联系我们
Copyright© 2008-2024 浙江心理师认证培训网 浙江省社会心理学会
地址:杭州西湖区黄龙路5号恒励大厦3-H2办公室 (P.C:310000) 电话:400-855-2108 备案号:浙ICP备12000188号-5
技术支持:燎扬网络